南京科技兴绿之路 热泵技术一路“相伴”
近年来,南京按照生态为先、科技引领的生态园林建设理念,通过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以点带面、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之路,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创新性、先进性和示范性,推进南京尽早创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大力开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
围绕生态园林建设,2009年南京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实施意见》,在城市绿地建设与管护中积极探索实践。
一是提倡并采用成本低、适应本地气候环境的乡土植物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编制完成《南京市区域植物及引种育种规划》、《南京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充分运用南京丰富的植物资源,加强引种植物的选育工作,重视乡土植物的推广应用,编制了《南京乡土植物种类名录》,针对城市不同绿地类型,发布推荐了《南京地区绿化树种》,并着手编制《南京市行道树树种规划》,注重选择适合南京地带的城市园林植物材料。
二是积极开展节水型绿化建设。在广场和道路绿地建设中,不仅注重提高绿地率,同时大力推广使用生态环保型透水材料,不断提高广场及道路透水面积比例。据统计,南京建成区现有广场透水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广场透水面积比例达84%。今年南京新建路道慢行系统,充分考虑降水的自然渗透能力,铺装透水路面长达30公里。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养护质量,节约水资源,今年市住建委和市园林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广园林绿地喷灌、滴管技术的通知》,在新建、改建道路、广场及游园绿地内积极推行园林绿化透水设施铺装,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降低园林绿化维护成本,增强城市抗旱排涝功能。
三是积极开展节能型绿化建设。采用广场绿地新能源照明景观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七桥瓮湿地公园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中心和公园温室分别使用了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来替代传统的空调系统,后期管养的电费开支节约30%。安装了140平方米的晶硅采能板,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白天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为园区内的高杆景观灯、草坪灯提供电能。
四是积极开展立体绿化建设。颁布《南京市开展立体绿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南京市屋顶绿化建设导则》,对屋顶绿化形式、原则、技术规程和绿化养护做出具体要求,强化专业支持,逐步分类实施,加大社会参与,寻求共建共享。制定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景墙美化”等立体绿化推广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出城道路宕口及立交桥桥体、桥墩基本实现立体绿化覆盖,每年完成垂直绿化50公里,屋顶绿化5万平方米,立体绿化实施效果显著。河西中央公园将人防、交通、购物、休闲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建成城市空中花园,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植物百余种,成为河西新城的中心绿肺。新城大厦二期裙楼办公用房的屋顶建起的空中花园,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人文景观和不同层次、形态各异的植物搭配,以乔灌花草相结合模拟自然生态群落的绿色生态复层绿化模式,有效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麒麟生态城、紫东国际创意园等采用屋顶绿化、屋顶菜园、空中花园、垂直墙体花园、节水容器绿化、地下车库顶部花园等方式建设约15万平方米园林绿化设施,有效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
同类文章排行
- 热泵入选国家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未来大有可为
- 低温空气能热泵在高寒地区的节能效果
- 禁煤令下,空气能热泵成冬季采暖新选择
- 未来中国空气源热泵采暖行业发展趋势
- 热泵的最新节能技术
- 关于201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
- 分析空气源热水机与采暖机的不同之处
- 北京市出台农村地区“煤改电”相关政策
- 济南市发布《关于规范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管理的通知》
- 即墨市最大新能源供热项目——污水源热泵供热项目
最新资讯文章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确正热泵是联合国注册采购供应商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CE认证
- CCC强制性产品认证
- 中国质量信用企业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 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证书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