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翡翠城小区全部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采暖
随着冬天的来临,新的供暖季已经开始。其实,除了众所周知的集中供暖,还有不少“非主流”供暖方式也在被市民采用。特别是在一些不能集中供暖的小区,就得采用其他供暖方式,地源热泵供暖方式就是一种。近日,记者来到翡翠城小区,对该小区地源热泵系统供暖情况进行了了解。
19日上午,记者走访翡翠城小区了解到,目前小区地源热泵供暖已经开始。据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小区楼房分别墅、花园洋房、多层、小高层等多种类型,共计有1717户居民。目前,小区供暖的600多户人家全部采用的地源热泵供暖。
记者跟随物业工作人员来到小区泵房看到,里面蒸发器、冷凝器等各种设备正在有序运转。据工作人员介绍,蒸发器的作用是吸收热量,冷凝器则负责将热量打入户家。“为了采集热量,他们在小区地下打了一百多个井,温水打上来之后经过二次加热,就可以供到业主家中,实现供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初小区上这么一套设备,主要是考虑小区偏远的地理位置,在短时间内没法享受到集中供暖,为了保证小区业主冬天不挨冻,开发商就投资了上千万元,配备了这样一套供暖系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每年光是二次加热产生的电费就有几十万元。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翡翠城小区是聊城市第一个全部使用地源热泵供暖的小区,“这种供暖方式低碳环保,效果也不错”。
那么,小区地源热泵供暖效果到底怎样?对此,记者走访小区多家住户进行了了解。
“感觉挺暖和的,家人都很满意。”记者来到小区居民陈女士家里的时候,她正在喂孩子吃饭,她告诉记者,对于地源热泵供暖效果,她和家人非常满意。记者看到,陈女士家中墙壁上悬挂的温度计上显示,当时室温达到24摄氏度左右,确实让人感到很暖和。
记者随后又来到小区居民王先生家中,结果发现,其室温也达到了23摄氏度左右。他告诉记者,他也是从去年开始取暖,感觉效果不错,今年就接着用了,“感觉和集中供暖效果差不多,一个冬天下来平均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以上是没问题的”。
记者了解到,小区取暖费收取标准和集中供暖是一样的,都是每平方23元。走访中多数居民都告诉记者,对于供暖效果他们比较满意。
物业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小区现在供暖的住户才600多户,如果按照集中供暖的要求,还没有达到入住率标准。
“现在有的个别楼栋只有两三户居民用暖,如果集中供暖,这是不可能给供的,但是我们都给住户供上了。”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供暖方面始终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处理和解决问题,争取让每一个想用暖的居民都能用上。
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地源热泵”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实际上它已经开始在少数小区使用。
据了解,地源热泵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地源热泵系统一机多用,完全可以满足住宅、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别墅等建筑的采暖、制冷、生活热水的需求。并且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属于环保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比传统供暖、制冷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节约用户30~40%的运行费用。具有其经济有效、环境效益显著的特点。
不过,目前地源热泵的技术存在的最大不足是“土壤热不平衡”的问题。南方地区以供冷为主,常年向地下注入热量;而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需求大,从土壤中大量吸热,长年运行后将导致土壤温度失衡,影响周围生态。
其次,地源热泵应用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及国家能源政策、燃料价格的影响;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会随着用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采用地下水的利用方式,会受到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制约;打井埋管受场地限制比较大,必须有足够的面积用于打井和埋管;设计及运行中对全年冷热平衡有较大要求,要做到夏季往地下排放的热量与冬季从地下取用的热量大体平衡。
市供热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聊城市来说,如今地源热泵供暖只是集中供暖的一种辅助方式,并没有大规模普及,相关部门也没有刻意引导或推广,“在一些无法实现集中供暖的地方,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供暖方式,以实现居民能用热为出发点,多种供暖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完善”。
同类文章排行
- 热泵入选国家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未来大有可为
- 低温空气能热泵在高寒地区的节能效果
- 禁煤令下,空气能热泵成冬季采暖新选择
- 未来中国空气源热泵采暖行业发展趋势
- 热泵的最新节能技术
- 关于201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
- 分析空气源热水机与采暖机的不同之处
- 北京市出台农村地区“煤改电”相关政策
- 济南市发布《关于规范建筑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管理的通知》
- 即墨市最大新能源供热项目——污水源热泵供热项目
最新资讯文章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 确正热泵是联合国注册采购供应商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CE认证
- CCC强制性产品认证
- 中国质量信用企业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 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证书